學術交流
九十載春風化雨,賢才俊彥滿天下;九十年漫漫征途,碩果累累遍神州。值此水生所喜迎九十華誕之際,我們應記起,水生所的輝煌成就,離不開一批又一批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,離不開一代又一代水生所人的孜孜求知。為了在老、中、青三代科研人員之間架起傳承的橋梁,學習老一輩科研人員的科學精神和優(yōu)良作風,10月24日,水生所淡水生態(tài)研究中心舉辦老中青科研人員交流會。
會議伊始,水生所黨委書記解綬啟研究員致辭,他表示,感謝前輩們對后來人一如既往的諄諄教導,感謝前輩們?yōu)樗拈L久發(fā)展獻計獻策,水生所的后輩們將以十二分的努力,接過前輩們手中的接力棒,續(xù)寫水生所燦爛輝煌的篇章!
彭芳、楊雅蘭同學為大家?guī)砀枨段以巧倌辍??!霸S多年前,你有一雙清澈的雙眼;奔跑起來,像是一道春天的閃電。”優(yōu)美的歌聲,讓與會的科研人員們仿佛又回到了曾經的青蔥歲月,那時,他們青春年少,壯志凌云,而今桃李盈門,著述等身。固然變遷的歲月具有強大的力量,但敢于挑戰(zhàn)、勇于攀登的少年心氣至今仍在這些前輩們的心中熠熠生輝。
觀看完慶祝水生所所慶宣傳視頻之后,何雨涵同學帶著小提琴款款走上前臺,《漁舟唱晚》悠揚的旋律響徹會議室。遙想一千三百多年前,唐代才子王勃揮筆寫就“漁舟唱晚,響窮彭蠡之濱”,為我們描繪了古代長江流域一幅極為美麗的漁家圖卷,水天一色,如錦晚霞,漁歌互答,夕陽西下,居于這樣的環(huán)境中,怎能不使人悠然自得、心曠神怡!
當淡水生態(tài)學中心主任王洪鑄研究員作長江大保護的學術報告時,大家的思緒又從對往昔漁家風光的暢想中回到嚴峻的現實里來。棲息地生境的破壞、藻類水華尚未改善、漁業(yè)資源日漸枯竭……,要想在現代社會找到這樣一幅畫卷,難矣!唯有堅持生態(tài)優(yōu)先、綠色發(fā)展,打造人與藻的和諧,人與魚的和諧、人與水的和諧,乃至最終的人與自然的和諧,才能讓這一幅圖卷重現于江湖。這,是全體水生所人的心之所向,更是全體水生所人的畢生追求!
所史互動問答環(huán)節(jié)以一種新奇有趣的方式展現了水生所的歷史。從抗戰(zhàn)時期的顛沛流離到1954年定址武漢,從1998年先期進入中科院知識創(chuàng)新工程試點到2018年通過“生態(tài)文明”特色研究所驗收……一張張面孔,一篇篇文獻,一段段歷史,讓人唏噓不已。感慨萬千之際,徐軍老師代表中青年科研人員表決心,他表示,新一代科研人員將緊跟國家發(fā)展的緊密需求,串聯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員的想法和思路,繼續(xù)為水生所奮斗!
臨近活動的尾聲,老一輩研究人員們有感而發(fā):
方榕樂老師回憶了起當年工作的種種:他曾坐拖拉機出差到江南各地,也曾蒙受特殊年代下的政治磨難,一路走來,他說,“苦哇,但是值!”他囑托晚輩:“咱們這個科室(二中心)比起人家來苦一點,但是一定要相信,前途是光明的。咱們一定要有刻苦求實、艱苦奮斗、努力學習、排除萬難的品質!”
王建老師高度評價了二中心的工作,她對后起之秀給予的期望是:“一定要多學習、勤思考,現在大家都在講‘人類命運共同體’,你們也要站在一個高度上想,咱們研究的淡水生態(tài)學如何服務全人類、全世界?!?/font>
胡春英老師驚嘆水生所的面貌今非昔比:“上午我跟余育和老師在一個實驗室參觀,感覺被現在咱們水生所這么優(yōu)越的科研條件給震撼到了!后輩們,你們都是水生所的驕傲,希望你們能繼承老一輩的衣缽,再創(chuàng)水生所的高峰!”
在活動的最后,伴隨著《我和我的祖國》的伴奏,大家輕聲合唱起來。二中心老中青科研人員交流會也在這歌聲中落下帷幕。嶄新的起點就在腳下,傳承的意志一往無前。就讓我們帶著老一輩水生所人的先進精神和高尚作風,投入到水生所和中國水生生物學事業(yè)的建設中!